2025学年本科入学典礼 致辞(2025年4月7日)

In other languages

第27任校长 凑 长博

文章を入れてください

 我谨向今天升入京都大学的2,918名同学表示由衷的祝贺!我与来宾的尾池和夫前校长、小室舞女士以及列席典礼的理事、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京都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欢迎大家入学。我对大家至今所付出的努力深表敬意,并向支持你们的家人及相关人员表示衷心祝贺!

  大家能迎来今天,当然是每一个人至今努力的结果,同时肯定也包括支持你们努力的家人、老师、朋友等很多人以各种形式提供的帮助。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一点,永远铭刻在心。

 各位同学现在已经成为了京都大学的学生,在大家决定报考本校的时候,对京都大学有哪些印象呢?创建于明治30年(1897年)的古典大学、培养出亚洲最多的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获奖者的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各地开展调查和实地研究的探索型大学、或是充满叛逆精神敢于提出狂野观点的大学等,可能有很多种。但是,想必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自由学风”。我认为自由学风是京都大学多元形象根基中的传统。简单概括,就是不受社会的流行、习惯和制度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左右,而是探寻自己真正想做的学问、或是应该从事的研究,并自发地坚持追求的姿态。大家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十分普通,但其实并非易事。

 16世纪,法国有一位早熟的思想家艾蒂安・德・拉・博埃西(Estienne de La Boétie),他在和大家相仿的年龄就写出了一本名为《自愿奴役论》(Discours de la servitude volontaire)的古典名著(艾蒂安・德・拉・博埃西著、西谷修监修、山上浩嗣翻译、筑摩学艺文库(筑摩书房)、2013年)。简要归纳一下,他在书中是这样说的:“所谓自由,是生物的天然本性,想要调教野马,它会拼命咬马嚼子来反抗。但是如果一直强制让它戴上马嚼子,逐渐地马就会主动想戴上马嚼子,并觉得很享受”。也就是说,人总是会在周围环境和习惯中轻易地放弃自由。至今为止,想必大家朝着考上心仪大学的目标,生活受到了很多限制。因此,面向接下来的新生活,肯定感到无比的自由。但是,就如博埃西所说,精神的自由很有可能在心不在焉时被习俗、偏见或成见带偏,在不经意间流失。为了保持精神的自由,就需要尽可能地敞开自己的心扉,积极的去接受和体验更多新的邂逅。

 机缘偶然的邂逅而遇见美好幸运被称为serendipity(意外好运)。据说,历史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很多也是诞生于意外好运。这里的关键点,就是意外好运并不会从天而降,只有以不存偏见和成见的自由之心才能够抓住这个好运。大家即将开启的全新大学生活中,肯定充满着比以往生活多得多的各种邂逅。不论邂逅的是初次见面的人,还是书籍或特定的活动,都希望同学们摆脱成见的束缚,无所畏惧地去积极把握自己的意外好运。

  为了赢得幸运邂逅的意外好运,最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体验海外生活。据说,最近希望到海外留学的大学生呈现减少趋势。根据文部科学省的调查,其主要原因首先来自经济方面,其次就是觉得自己想学的或感兴趣的领域没必要留学。针对经济方面的问题,我校准备了包括奖学金在内的各种支援留学的机制,可以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去海外生活或留学,至今已有很多学生利用这些机制体验了海外生活。关于第二个理由,我建议大家去海外留学,并非一定为了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实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与海外的人们交流也大多能通过线上系统进行。但是,实际置身于习俗和文化各异的海外,与海外的人们、尤其是同龄年轻人共同生活,这样的真实体验肯定会对大家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产生巨大的影响。我本人也在美国度过了二十几岁的后几年,那段生活给我日后的发展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

 我到海外留学的直接契机是与一名美国大学教授的邂逅。我在读医学系的时候就经常出入研究室,边接受指导边参与免疫学的实验。在京都大学的研究室,老师和研究生们总是把大家当作后辈来爱护,这也是就读于研究型大学的一大优点。我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觉得很有趣的实验结果,于是就给免疫学方面非常知名的美国大学教授写信,希望能得到一些意见。因为只是一名普通学生寄出的信,所以并没太期待能收到回信。可是,过了一个月左右,收到回复说将去日本参加国际会议,希望能在京都见面,让我大吃一惊。我并不擅长英文会话,能不能讲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非常忐忑不安,只记得鼓足勇气去见了这位教授,拼命说明实验结果等。只要有想表达的内容,用英文也是能够沟通的。最后那位教授对我说“我觉得这个结果很有意思。希望你大学毕业后一定来纽约,加入我的研究室”。于是,我从医学系毕业并完成了医师资格规定的临床进修后,马上就前往纽约留学,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年轻学者们一起度过了相互切磋的整整3年的研究生活。如果当年,我接受了教授的邀请后犹豫不决,退缩了,那么我之后的人生也肯定截然不同。如果感到对自己来说这是一次机会,就要带着勇气,果敢地去挑战。我认为所谓意外幸运只会降临到那些有准备之心。

 我们大学的校园里也汇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和研究学者,在这里学习或从事研究。尤其是在市民们的大力支援之下,有很多乌克兰大学生从仍处在战火之下的祖国来到我校留学,为了不因战争中断自己的学业而倾注全力继续学习。各位同学肯定有很多机会在校园的教室、食堂等场所与这些留学生相识,希望积极地与他们交流。

 听说建筑家安藤忠雄先生也是在对建筑萌生兴趣的20岁出头时,只身一人花了7个月时间彻彻底底跑遍了欧洲各地。他在“纪念京都大学创建125周年特别研讨会”上为我们介绍了当年的轶事。在那次穷游旅途中,安藤先生结识了各色人等,亲眼观察、亲手触摸了许多城市的各种古迹和建筑。于是在回国后,他决心靠自学成为真正的建筑家,开始拼命读书学习。安藤先生反复强调年轻时的这次海外体验是建筑家安藤忠雄的原点,可以毫无疑问地说这次体验成就了后来轰动全球的独具匠心的安藤建筑世界。安藤先生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年轻人应该多走出去看世界,这其实也是基于他自身经验的切身体会吧。

 和去年一样,今天我们也请到了各位的学长发表对入学新生的寄语。去年是从我校毕业后,又就读了美国的研究生院,之后进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UNHCR),为支援世界各地的众多难民而奔波努力的青山爱女士。今年,接下来将由崭露头角、前途无量的建筑家小室舞女士登台演讲。她本人肯定也会做自我介绍,小室女士从我校工学系建筑专业毕业后,又到瑞士的大学留学,学成后在海外的知名建筑事务所积累了经验,2018年独立后在香港和东京都成立了自己的建筑事务所。目前以世界为舞台大显身手。我们想听听小室女士是如何放眼世界,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想必也很值得各位同学参考。

 在致辞的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同学今后在京都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经历多姿多彩的“邂逅”,从而发现精彩的自我。

 今天衷心祝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