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度學位授予儀式 致辭(2024年3月25日)

In other languages

第27任校長 湊 長博

文章を入れてください

 獲得京都大學授予碩士學位的2,194名同學、(專業)碩士學位的159名同學、(專業)法律博士學位的148名同學、博士學位的575名同學,非常恭喜大家。

 取得學位的同學中有477名留學生。時至今日,已經有9萬2733名同學取得京都大學的碩士學位、2,688名同學取得(專業)碩士學位、2,914名同學取得(專業)法律博士學位、4萬8757名同學取得博士學位,我與列席的理事、相關部門主管、學程主持人及全體教職員由衷祝賀大家。

 諸位修畢各自的研究所課程,即將以本校學位持有者的身分,離巢進入現實社會。諸位作為學位持有者,將在社會的哪些地方如何大展長才,不僅是大學,也是包括政官界、產業界在內,這幾年社會所關注的問題。根據文部科學省科學技術暨學術政策研究所的「科學技術指標」,2021年度日本每百萬人當中取得學士學位的人數為4,649人,雖然不及英國(6,520人)、韓國(6,363人)、美國(6,229人),但是比德國、法國、中國的最新年度數據要高。不過,若是碩士學位取得人數,2020年度日本每百萬人當中為579人,遠低於其他國家。其他國家最新年度的數據,最多的是英國,有5,459人,鶴立雞群,其次是德國的2,689人,美國的2,613人。再看博士學位取得人數,日本在2020年度是123人,相較最多的英國的340人、德國的338人等,是極低的數字。

 其理由眾說紛紜,其中之一似乎跟歷史上,日本的研究所極端強調學術研究,一直以來,學位持有者,特別是博士學位持有者的職涯,被認定主要就是在大學及研究機關執教鞭或擔任研究員。學位持有者當然都跟學術有關,但是這跟歐美各國的學位持有者在政官界、地方政府、產業界及大衆媒體、教育界、各式各樣的NGO以及智庫等社會廣泛領域扮演指導角色的情形是非常不一樣的。不過,這幾年在日本,認為應該為學位持有者打造可以在社會的更多領域充分發揮所學的聲浪愈來愈高漲。

 想必各位同學都在研究所課程中,決定了各自的研究課題,與指導教授以及研究室的許多夥伴、學長姐經歷了無數的討論。在擬定課題解決計畫,實際進行各種研究的過程中,學會了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最後盡責地完成學位論文。社會當然也期待諸位的研究成果,學位論文的內容,但更重要的反而是諸位在完成學位論文的過程中,親身經驗、學會的整個過程,也就是整體素養與能力,各位同學進到現實社會之後可以運用來解決在各種狀況中所遭遇的或被要求處理的新課題,這常被稱為Transferable Skill Set。人們認為這種「可轉移技能」主要有三個面向,首先是找出課題加以解決的「課題解決技能」,其次是,確立挑戰課題的自主性的「自我管理技能」,進而是,建構團隊合作所需人際關係的「人際溝通技能」。在愈來愈多樣且複雜的現代社會,為解決社會的各種課題,無庸置疑的,將更需要這類擁有可轉移技能的人才。

 關於今後諸位要朝怎樣的道路邁進,想必諸位自身都做了各種考量,同時也詢問、聽取了身旁人士的意見吧。美國知名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1970年攻讀哈佛大學博士班時做過這樣的研究,他調查了在波士頓從事專門與技術工作等的白領人士是如何接觸到就業資訊,求職者與職業是怎麼媒合的。結果發現了這樣耐人玩味的趨勢,相較有緊密連結的人,反而是從偶爾才見上一面,沒有太密切關係的人身上獲得更有用的求職資訊。這種人際關係稱為「連結」,格蘭諾維特的這個論文之後被理論化為「弱連結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假設,給社會經濟學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收錄於《讀物 網路理論(Readings in Social Networks)》野澤慎司編/監譯,勁草書房,2006年)。

 格蘭諾維特為社會學研究導入了人際連結強度的概念,他舉出決定人際連結強弱的四個要素,相處時間長短、情感強弱、親密程度、彼此依賴程度。他更進一步闡述「弱連結」相較於「強連結」,對個人間的有意義資訊傳遞,是更明顯有效。相對強連結所串連的團體及社會集團(派系、Clique)同質性很高,不常有新穎性高的資訊傳遞,對個人真正有幫助的新資訊反而經常來自弱連結的個人。日本人常說「心有靈犀」,處在有著相同想法、共同志向的團體、集團中確實很舒服。在SNS高度發達的現代,SNS的串聯也是個人連結的重要要素。不全然陌生但有點距離的關係,也就是弱連結的關係,反而成為各種集團的資訊互通橋樑,可以獲得更有效的資訊,常有助做出客觀且妥適的決策。

 格蘭諾維特的「弱連結的力量」理論讓我想起約瑟.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的創新理論。生於奧匈帝國的社會經濟學家熊彼得說,對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是技術革新,讓經濟有大幅發展的技術革新來自於,有點距離一見毫無相關的各種要素的結合所生出的創新價值所帶來的。他將帶給既有經濟均衡大變化的技術革新稱為「新結合」或創新,稱成就創新者為「企業家」(entrepreneur),以與組織經營者有所區隔。這裡強調的是新結合,也就是有點距離一見毫無相關的要素的結合所創生的新價值,我感覺跟格蘭諾維特所說的人際關係中的「弱連結的力量」是相通的。

 最近,所謂源自大學的創投公司、新創公司成為熱議話題,想必大家也都很感興趣,或許已經有人在從事這類活動。雖說創投是一般創業,也就是開設新公司,新創也涵蓋其中,不過新創與創投都不單指追求獲利的創業,無論規模大小以及領域,其底層都是想以甚麼樣的形式「為社會帶來變革」的強烈想法,或許可以稱為拓荒精神。這些獨創的各種嘗試,終將結合成大的技術革新,然後生出創新,有著為社會以及經濟帶來巨大變化的潛能。

 從今起,諸位即將朝現實社會展開旅程,不論那是怎樣的世界,期待同學們都能充分發揮在經歷了包括疫情在內的種種困難的研究所研究活動中所培養的可轉移技能,大展長才不留遺憾。為此,希望大家不要只停在封閉的強連結的世界,都能為社會大大地敞開心靈之窗。諸位這般有經驗的學位取得人才能自由自在地活躍於社會的廣泛領域,充分發揮自身力量,必將成為日本社會變革與發展的穩健牽引力量。衷心祝福身為京都大學學位保持者的諸位,都能為社會與人類未來做出巨大貢獻,並以此期許作為祝賀之詞。

 再次恭喜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