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相同页眉language
京都大学
  返回首页>>校长致辞
校长致辞

 

 ◆2012年3月26日 2011财年研究生院学位授予仪式 致辞

第25任校长 松本纮

 今天,京都大学要向2,138名同学授予硕士学位,向144名同学授予专业硕士学位,向159名同学授予专业法律博士学位,向667名同学授予博士学位,首先祝贺这些同学!

 今天获得学位的同学当中,有710名女生和318名留学生。京都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专业法律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人数累计分别为65,639名、771名、1,259名、39,349名。我与嘉宾泽田敏男前校长、在座的副校长、研究生院各科负责人、学舍长、教育部长、研究所长以及其他教职员工一道,向获得学位的各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

 来到这个会场的还有很多学位获得者的家人、朋友以及相关人士。获得学位的各位同学,在这个仪式结束后,请大家坦诚地对他们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达感谢之情。我们教职员工也要向长期以来不辞劳苦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同学的家人表示感谢,请允许我们与你们一起分享今天的喜悦!

 各位同学这几年就读的研究生院是非常严格的治学之地。有些同学可能几经挫折,面对过苦恼。但大家最终克服障碍,修习专业知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获得了自强自立能力。这一切在今天京都大学学位授予仪式上得到了肯定。我希望大家今后勇敢无畏,以自己的学位为荣,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发挥自身丰富的个性,使遭遇空前国难的日本实现恢复重建,并成为推动日本大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同时,从长远来讲,我也希望大家勇敢挑战人类面临的各种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作出重大贡献。我相信,学问就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人际关系。希望大家能够敏锐感知他人苦痛,很好地理解他人立场和人类社会的情况,与许许多多人共同谱写出丰富的人生。

 在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以及专业法律博士学位获得者当中,有很多同学写出了富有独创性的学位论文,也有很多同学在研究生期间接触到了专业领域的真髓。希望各位不要安于小成,今后继续钻研,在社会上开出更大的花朵。

 获得博士学位的同学们,你们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完成了他人无法完成的独创性工作。这份自豪和自信将成为你们今后人生的强大动力。你们取得的研究成果有些会经过时间的考验,发出更耀眼的光辉,有些则逐渐变得陈腐,但你们在钻研的过程中倾注的努力、经历的烦恼、成功的喜悦已然磨砺了你们的人格。从今往后,当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痛苦或迷失研究课题的时候,请回头想想为完成博士论文而钻研的那些日子,重新找回挑战困难的坚强意志与信念。

 去年“想定外”这个词泛滥街头。所谓想定,就是把“想”法定下来,亦即确定思考的范围。既属想定之外,超出思考的范围,也就难以对付——日本的领导人和科学家们这种不负责任的说辞引起民众的愤怒。今后同学们要成为社会的领导者,必须能够为他人展示遥远的未来。就我自己来说,30年后的情况已很难展示。如果是100年后,那就更难了。但并非无从着手。如果想要预见到100年之后的世界,必须积累知识,回顾历史,认清当下,并发挥想象力。应当结合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的现实、以及今后将实现的技术和社会进步,预测多少年之后世间如何变化。这是“想”的意义之一“预想”。但是,仅凭这些还不能形成未来的愿景。只有在坚定的意志之下,树立到100年后要创建何种世界的“梦想”和“理想”,愿景才会形成。“空中飞翔”的梦想变为现实,便诞生了飞机。现实中有很多妨碍梦想实现的桎梏、亦即手铐脚镣,只有心怀高远的志向去奋斗、克服困难,梦想才能变为现实。所谓“不羁不绊”,即不受任何束缚,这种梦想的力量是突破枷锁的强大原动力。但只有这些仍然不够。因为梦想大多仅仅属于个人,不一定是整个社会共同的梦想。只有全社会共同的梦想才是“理想”。如果没有树立这些预想、梦想、理想的能力,愿景就无从谈起。能否很好地运用所有这些“想”,对于未来的开拓至关重要,同时也适用于社会及文明的设计。这些能力和坚定的意志正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重要资质,我希望同学们不断去锻炼这些能力和意志。

 在大家今后的人生中,也许会遇到一个需要更多知识和经验的阶段。到那个时候,请大家回忆起京都大学这个自己曾经求学的地方,回到原点。灵感的光芒会从预想不到的角度闪现,帮助你们找到新的可能性。也请大家经常回母校看看。同学们与京都大学的缘分今后还会通过校友会及终身学习等方式保持下去。京都大学希望成为各一位同学的人生之基轴。

 在国家的财政危机以及大地震引发的国难之下,我校也迫切需要改革。京都大学今后将更加努力,力争成为世界第一务本大学,不断探究和解析事物的根源。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

 最后,我祝愿今天获得学位的3,108名同学今后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继续磨砺这些年在钻研学问的过程中所培养的丰富的人格力量,掌握世界领导者所应具备的高度知识素养,蓬勃向上,有所作为。临别之际,我要将“想”这个字赠给大家。

 再次祝贺大家!



返回页首
(C)2006 Kyoto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Japanese Chinese 繁体 KoreanEnglish